科技焦点网

2022中国数字骨科科技创新峰会圆满落幕

2022-10-16 20:05   来源: 互联网

10月12日,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客座教授王友会筹办的“2022中国数字骨科科技创新峰会”圆满落下帷幕。国内外众多知名资深骨科专家齐聚峰会,以“共促智慧医疗发展 打造数字骨科技术创新新格局”为主题,共同开展行业交流与讨论,为国内数字骨科前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建言献策。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通信、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深度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在骨科各领域开疆辟土,深入应用于骨科疾病诊断、治疗与预后预测,不断推动骨科诊疗理念、工具和方法向、数字化智慧化变革。对于数字骨科的价值,行业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马伟明指出,智慧技术赋能骨科临床就诊、检查、诊断、治疗及随访全流程,以最优化的模式为全人群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运动系统的健康保障。基于此背景下,以“共促智慧医疗发展 打造数字骨科技术创新新格局”主题的峰会宣告启动。为了实现数字骨科行业高质量发展,该峰会积极探索数字骨科核心技术的发展前景与技术创新新动力,从而为骨科诊疗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方案,促进中国数字骨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大会共设一个主会场和三大平行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马伟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会主任张英泽、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李志勇等知名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其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会主任张英泽先生在峰会上发表主题讲话,主题为“术前骨折的影像处理和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他指出,在复杂粉碎性骨折中,建立CT三维重建骨关节模型可以使术者在术前即对复杂骨折形成一个直观的立体的概念,掌握骨折的细节和全面情况,从而术者有更充分的证据来进行手术设计。“因此,通过采用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可以更直观地展示骨盆髋臼骨折的实际情况包括骨折的位置、类型、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等,为复杂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直观精准的的依据。”他强调道。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担任客座教授王友会先生就“人工智能在骨科临床的应用与前景”重要议题发表了演讲。他指出,医学影像资料的检查与骨科疾病的诊断关系比较密切,临床医生要解读大量病人的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X线等光学影像,极大地考验人类的智力和体力。如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阅片系统已达到专业技术水准,且阅片速度比人类快。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图像识别技术以及海量经验数据技术,通过学习经验知识来辅助骨科医生进行辅助处理,提高骨科医生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减少某些疾病的误诊和漏诊。王友会先生表示,在未来,通过神经网络系统、软件算法等实现推理和决策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可应用于更多临床情景中。

在网络上,有超过10万人次观看本次峰会的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的直播,线上观众纷纷称赞报告水平高、质量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对于此次峰会的圆满落幕,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院长陈贵在采访中表示,本次峰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峰会筹备活动人员的辛勤付出,尤其是本次峰会的活动总指挥——我国杰出的数字骨科技术专家王友会先生。在行业内,他不仅拥有丰富的骨科治疗临床经验与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具备杰出的活动组织能力,搭建了一个针对性、指导性、实践性学习研讨、交流分享的平台,营造了浓厚学术氛围和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本次大会为学术成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渠道,也将引发对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深度思考,大力推动骨科诊疗技术智能化转型和应用创新。(文/许文熙)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科技焦点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