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职业素养专业委员会课题总结大会圆满举行
(记者:刘爽)近日,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职业素养专业委员会在合肥成功举办2023年度课题总结大会。本次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智慧引领未来”为主题,全面回顾了一年来各项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成效。其中,由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秀娜主持的重点课题《现代制造业企业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研究》凭借其突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
余秀娜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一年半的深入探索,在精益生产管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精益+”复合管理模式,将传统精益思想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开发出适用于中国制造业特点的精益实施路径。课题成果在长三角地区12家制造企业的试点应用中成效显著,平均提升生产效率24.6%,降低生产成本17.9%,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余秀娜在课题研究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和专业素养,她带领团队深入企业一线,将理论研究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为课题的成功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此之外,大会同时展示了多项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课题成果。《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课题针对当前制造业人才缺口问题,构建了“理论+实践+认证”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已在5所职业院校试点实施,首批培养的300余名学员就业率达98%。课题负责人李教授介绍,该体系特别注重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同开发了20余门实战课程,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技术研究》课题则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安全隐患,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在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试点应用中,成功预警了3次潜在网络攻击,保障了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课题组成员王工程师表示,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普及,安全防护已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该研究成果将为行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绿色制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立足"双碳"目标,建立了涵盖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碳排放等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已在长三角地区30家企业推广应用,帮助企业平均降低能耗12%,减少碳排放15%。课题负责人张研究员强调,绿色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该评价体系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此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针对中小企业转型困境,提出了"小步快跑、重点突破"的实施策略,开发了低成本、易操作的数字化工具包。在某产业集群的试点中,帮助50余家中小企业实现了生产管理数字化升级,平均投入产出比达到1:3.5,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行路径。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相关负责人李方圆表示,这些课题研究紧扣制造业发展需求,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未来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优质研究成果转化落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将积极引入这些研究成果,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制造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迈上了新台阶。